“双奥”标准打造
文章字数:672
本报讯 随着十五运会开幕式的临近,开幕式各项排练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排练分仪式环节和文体表演环节,目前仪式环节的场外排练已顺利完成第一阶段,9月19日起已转入开幕式主场地开展场内排练。这标志着十五运会开幕式仪式和表演工作全面进入“冲刺期”。
仪式总导演王立媛介绍,目前所有仪式演员已对动作流程和节奏形成扎实记忆和团队默契。仪式环节排练将以“现场合成为主线、场外精磨为补充”的双线并行模式推进。场内排练将重点聚焦“空间适配、环节衔接、多元素融合”,确保灯光、音响、视效与演员动作无缝对接;场外则同步开展“细节打磨专项行动”,针对表情管理、动作力度、应急反应等隐性细节进行提升训练。
仪式标兵需持续舞动25分钟以上,队形变换与动作角度精确至具体度数;旗帜标兵则对标“航空级”安全标准,挥旗动作要求“零误差”。来自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的旗帜标兵陈继栋说:“手中的旗帜绝不只是一面道具,它象征着荣誉与责任,更是全运精神的生动体现。”
本次引导员训练由曾参与北京2008年夏季奥运会及2022年冬奥会开闭幕式引导员训练的专家汪桂花、谢珊珊担任导师。她们借鉴“双奥”成功经验,制定科学训练体系。
仪式导演吴政泰介绍,在排练过程中,从演员的姿态动作、手持道具等细节,会融入岭南醒狮手势、粤剧身段等文化元素,以及象征丰收与生命力的“拉拉穗”道具,共同传递地域文化与时代精神交融之美。
目前,为确保每个环节精准呈现,这支年轻而专业的仪式演员队伍,正以最饱满的热情投入最后阶段的排练,力争以整齐划一的动作、自信灿烂的笑容,向全国展现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昂扬向上的风采和东道主的活力与担当。 文/冯晶
仪式总导演王立媛介绍,目前所有仪式演员已对动作流程和节奏形成扎实记忆和团队默契。仪式环节排练将以“现场合成为主线、场外精磨为补充”的双线并行模式推进。场内排练将重点聚焦“空间适配、环节衔接、多元素融合”,确保灯光、音响、视效与演员动作无缝对接;场外则同步开展“细节打磨专项行动”,针对表情管理、动作力度、应急反应等隐性细节进行提升训练。
仪式标兵需持续舞动25分钟以上,队形变换与动作角度精确至具体度数;旗帜标兵则对标“航空级”安全标准,挥旗动作要求“零误差”。来自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的旗帜标兵陈继栋说:“手中的旗帜绝不只是一面道具,它象征着荣誉与责任,更是全运精神的生动体现。”
本次引导员训练由曾参与北京2008年夏季奥运会及2022年冬奥会开闭幕式引导员训练的专家汪桂花、谢珊珊担任导师。她们借鉴“双奥”成功经验,制定科学训练体系。
仪式导演吴政泰介绍,在排练过程中,从演员的姿态动作、手持道具等细节,会融入岭南醒狮手势、粤剧身段等文化元素,以及象征丰收与生命力的“拉拉穗”道具,共同传递地域文化与时代精神交融之美。
目前,为确保每个环节精准呈现,这支年轻而专业的仪式演员队伍,正以最饱满的热情投入最后阶段的排练,力争以整齐划一的动作、自信灿烂的笑容,向全国展现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昂扬向上的风采和东道主的活力与担当。 文/冯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