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推动运动队思政工作提质增效
文章字数:2,214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运动队思政工作,更好地发挥其在运动队管理建设中的至关重要作用,2024年以来,省体育局创新实施“胸怀祖国、刻苦训练、遵纪守法、争做楷模”主题实践活动,以开展“五学教育”、推行“十项措施”为突破口和抓手,构建起以“知、爱、育、管”为核心的运动队思政教育新路径,运动队思政工作开展得更“活”、更“精”、更“实”,有效发挥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鼓舞斗志的重要作用,运动员为国争光的价值取向、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得到持续淬炼,在国际国内重大赛事中多次取得历史性突破。
主题内容凝练化,“五学教育”抓住运动队思政工作核心
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的二十大部署安排及“加快建设体育强省”目标任务,把运动队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高度凝练为“胸怀祖国、刻苦训练、遵纪守法、争做楷模”16字,并以开展“五学教育”为突破口和主要抓手,使思政工作目标具象化、任务清单化、开展更有效。一是学理论。建立周理论学习日制度,灵活采取思政课堂互动学、主题党(团)日体验学、队务会研讨学等多种形式,组织运动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四史”、体育史,增强了为国为省争光的使命感。二是学先进。通过组织冠军分享会、观看纪录片和励志电影等多种形式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运动员对标学习先进典型,增强了刻苦训练、勇夺第一的内驱力。三是学法规。各运动队采取观看普法微视频、聆听普法辅导等方式,系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反兴奋剂条例》等法律法规,形成了学法、知法、守法的行动自觉。四是学礼仪。把握杭州亚运会、“十四冬”等重大赛事时机,组织运动员学习赛场礼仪、沟通技巧,展现了冀体健儿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五是学技能。引导运动员潜心学习项目专业技术知识、心理健康常识和世界先进训练方法,提升了奋力超越的意志品质和技战术水平。教育载体多维化,“十项措施”吸引广大运动员深度参与
主题实践活动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广泛覆盖与分类指导有机结合,找准用活运动员喜闻乐见的有效载体,同步实施“十项措施”,产生了乘数效应。一是常规性举行升旗仪式。在训练驻地、场馆悬挂或张贴国旗,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和“国旗下的演讲”,开展沉浸式爱国主义教育2140余次,运动员回报祖国培养、为国夺金争光的信念持续坚定。二是经常性开展“队魂”教育。引导各运动队凝练队魂、形成“队呼”,举行新入队运动员“授队服、传队呼”仪式,凝聚了呼于口、践于行、在队爱队、奋发拼搏的精神力量。三是多形式举办冠军榜样分享会。各运动队采取面对面交流、视频连线等方式,举办许海峰、蔡亚林、钱红、巩立姣、孙颖莎等世界冠军分享会60余次,运动员用心聆听冠军走上最高领奖台的心路历程,提振了刻苦训练、争做楷模的信心决心。四是精心上好特色思政课。通过“线上+线下”形式举办“立德树人素质教育讲座”47次,引导各运动队创新运用虚拟技术开展体验式思政学习,同时利用训赛地红色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开展“祖国在我心中”微党(团)课活动394次。五是开展军事化训练。结合训练备战实际,每半年开展一次封闭式军训或军事化日常训练活动,运动员和教练员磨炼意志、锤炼作风,增强了战斗力。六是开展“争标兵当先进”活动。各运动中心设立赛训光荣榜,评选季度标兵、年度标兵并予以奖励表彰,激励运动员比学赶超、创先争优。七是开设“青春启航 守护成长”法律课堂。聚焦反兴奋剂等与运动员、教练员息息相关的重点领域,通过专家讲法、以案说法等多种形式举办普法讲座257次,引导运动员和教练员慎独慎微、遵纪守法。八是立体化实施职业道德教育。灵活采取趣味竞赛、送教入队等形式载体,持续开展赛风赛纪教育1100余次,同时根据运动员年龄特点,持续开展赛场行为、回应媒体、网络行为等一对一辅导,引导运动员阳光奋进、拿干净金牌。九是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运动中心党组织书记、教练员和领队采取双向互动方式,与运动员开展经常性谈心谈话8900余次,及时帮助其化解不良情绪、解决问题困难,锤炼了迎难而上的坚韧品质。十是丰富运动队文化生活。新建阅览室、综合活动室等阵地设施,组织举办了省体育局迎新春联欢会,组织开展读书会、随手拍、演讲赛、手工制作等各类活动640余次,运动队文化建设生机蓬勃、引人向上。
运行机制贯通化,“四个强化”保障思政教育和训练备战互融互促
实行“四个强化”推进机制,实现了活动开展常态长效。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局党组统一领导、机关党委牵头组织、竞体处等处室单位分工负责、各运动中心协同落实”推进机制,局党组每季度一调度,机关党委、竞体处等跟进式调研指导,并组织擂台赛、评选“示范运动队”,运动中心“一把手”亲自抓,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工作合力。二是强化统筹结合。将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与训练备战、“四强”党支部创建等工作协同推进,涌现出“冀体火炬手”“首金荣光”“丹心育健儿”等一批先进案例,运动队思政工作活力持续迸发。三是强化分类指导。建立“一队一档”,把握冬训、夏训、赛前赛后等重要时间节点因势利导,推动了主题实践活动融入日常、常态长效。四是强化考核激励。把主题实践活动列入年度党团工作要点,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和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重要事项,形成了工作闭环,推动了运动队思政工作持续提质增效,思政教育的导向、凝聚、激励、教育等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河北省体育局 郑少婕)
主题内容凝练化,“五学教育”抓住运动队思政工作核心
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的二十大部署安排及“加快建设体育强省”目标任务,把运动队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高度凝练为“胸怀祖国、刻苦训练、遵纪守法、争做楷模”16字,并以开展“五学教育”为突破口和主要抓手,使思政工作目标具象化、任务清单化、开展更有效。一是学理论。建立周理论学习日制度,灵活采取思政课堂互动学、主题党(团)日体验学、队务会研讨学等多种形式,组织运动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四史”、体育史,增强了为国为省争光的使命感。二是学先进。通过组织冠军分享会、观看纪录片和励志电影等多种形式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运动员对标学习先进典型,增强了刻苦训练、勇夺第一的内驱力。三是学法规。各运动队采取观看普法微视频、聆听普法辅导等方式,系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反兴奋剂条例》等法律法规,形成了学法、知法、守法的行动自觉。四是学礼仪。把握杭州亚运会、“十四冬”等重大赛事时机,组织运动员学习赛场礼仪、沟通技巧,展现了冀体健儿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五是学技能。引导运动员潜心学习项目专业技术知识、心理健康常识和世界先进训练方法,提升了奋力超越的意志品质和技战术水平。教育载体多维化,“十项措施”吸引广大运动员深度参与
主题实践活动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广泛覆盖与分类指导有机结合,找准用活运动员喜闻乐见的有效载体,同步实施“十项措施”,产生了乘数效应。一是常规性举行升旗仪式。在训练驻地、场馆悬挂或张贴国旗,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和“国旗下的演讲”,开展沉浸式爱国主义教育2140余次,运动员回报祖国培养、为国夺金争光的信念持续坚定。二是经常性开展“队魂”教育。引导各运动队凝练队魂、形成“队呼”,举行新入队运动员“授队服、传队呼”仪式,凝聚了呼于口、践于行、在队爱队、奋发拼搏的精神力量。三是多形式举办冠军榜样分享会。各运动队采取面对面交流、视频连线等方式,举办许海峰、蔡亚林、钱红、巩立姣、孙颖莎等世界冠军分享会60余次,运动员用心聆听冠军走上最高领奖台的心路历程,提振了刻苦训练、争做楷模的信心决心。四是精心上好特色思政课。通过“线上+线下”形式举办“立德树人素质教育讲座”47次,引导各运动队创新运用虚拟技术开展体验式思政学习,同时利用训赛地红色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开展“祖国在我心中”微党(团)课活动394次。五是开展军事化训练。结合训练备战实际,每半年开展一次封闭式军训或军事化日常训练活动,运动员和教练员磨炼意志、锤炼作风,增强了战斗力。六是开展“争标兵当先进”活动。各运动中心设立赛训光荣榜,评选季度标兵、年度标兵并予以奖励表彰,激励运动员比学赶超、创先争优。七是开设“青春启航 守护成长”法律课堂。聚焦反兴奋剂等与运动员、教练员息息相关的重点领域,通过专家讲法、以案说法等多种形式举办普法讲座257次,引导运动员和教练员慎独慎微、遵纪守法。八是立体化实施职业道德教育。灵活采取趣味竞赛、送教入队等形式载体,持续开展赛风赛纪教育1100余次,同时根据运动员年龄特点,持续开展赛场行为、回应媒体、网络行为等一对一辅导,引导运动员阳光奋进、拿干净金牌。九是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运动中心党组织书记、教练员和领队采取双向互动方式,与运动员开展经常性谈心谈话8900余次,及时帮助其化解不良情绪、解决问题困难,锤炼了迎难而上的坚韧品质。十是丰富运动队文化生活。新建阅览室、综合活动室等阵地设施,组织举办了省体育局迎新春联欢会,组织开展读书会、随手拍、演讲赛、手工制作等各类活动640余次,运动队文化建设生机蓬勃、引人向上。
运行机制贯通化,“四个强化”保障思政教育和训练备战互融互促
实行“四个强化”推进机制,实现了活动开展常态长效。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局党组统一领导、机关党委牵头组织、竞体处等处室单位分工负责、各运动中心协同落实”推进机制,局党组每季度一调度,机关党委、竞体处等跟进式调研指导,并组织擂台赛、评选“示范运动队”,运动中心“一把手”亲自抓,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工作合力。二是强化统筹结合。将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与训练备战、“四强”党支部创建等工作协同推进,涌现出“冀体火炬手”“首金荣光”“丹心育健儿”等一批先进案例,运动队思政工作活力持续迸发。三是强化分类指导。建立“一队一档”,把握冬训、夏训、赛前赛后等重要时间节点因势利导,推动了主题实践活动融入日常、常态长效。四是强化考核激励。把主题实践活动列入年度党团工作要点,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和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重要事项,形成了工作闭环,推动了运动队思政工作持续提质增效,思政教育的导向、凝聚、激励、教育等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河北省体育局 郑少婕)